中国是个人口大国,每年丧亲人群数量巨大。由于长期缺乏对哀伤引发的心理疾病研究和相关知识科普,延长哀伤障碍这个疾病已经成了我国国民心理健康的潜在“杀手”。我们亟需迎头追上,摸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哀伤咨询与辅导的道路。基于以上种种,提出以下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张兆安
1.加强顶层设计,将哀伤咨询、哀伤辅导纳入新时代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心理健康已经纳入健康中国战略,哀伤咨询与辅导则是心理健康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事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各地卫生健康部门应重视生命多维度多层面的心理健康,适时推出指导意见,促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完善与升级。
2.鼓励高校、研究所、医院等学术医疗机构,学会、协会等社会组织广泛深入参与哀伤心理疗愈相关的课题研究,鼓励设有心理学专业的高校在相关院系下开设哀伤咨询课程,将近代哀伤研究成果最大程度的本土化,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哀伤心理服务体系,以典型引路,培育专业研究力量与服务队伍。
3.会同教育、民政等部门,为专业从业人员如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师、殡葬师、社工等,建立哀伤咨询系统化专业化培训、考试、督导体系。对相关关怀服务志愿机构及群体提供通俗的哀伤基础知识培训.
4.加大对公众开展哀伤辅导科普的广度和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医院、殡葬服务机构内试点设立哀伤咨询、哀伤辅导工作室或宣传点,为丧亲群体提供及时的人文关怀与心理服务,同时推广哀伤疗愈科普知识包括科普书籍、指导手册、网站及专业心理咨询机构等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