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官方电话:0551-65217132

殡葬资讯
农村老家风俗-土葬
时间:2020-07-06 10:35:22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

  火葬,并不是土葬的结束;而是土葬的另一种形式——棺材里的人,变成了骨灰盒。

  知道亲戚去世是凌晨4点。赶到老家已经是7点。在看到去世人家的正门之前,需先放炮致意,方可前行。

  材(本地说棺材从来不带棺字)在正门前,规矩是去世的人的妻子和女儿哭丧,儿子磕头答礼。今天这位比较特殊,无妻无后,哭丧的是妹妹(最亲的女性),答礼的是几个侄子(最亲的晚辈男性),都带着孝布。

  材分大头小头,大头是去世的人的头的位置,小头是脚的位置。大头木料必须完整,材盖远远高于小头,两头相连为脊。

  此时门口和房内已经有不少人在谈天说地,而家人在忙活着早饭,规矩是来的人都吃完、吃好早饭后,正式上山(本地送殡的说法)。来的人有9位比较特殊,8位是请来帮忙抬材的家门口亲戚,主家不花钱,一包烟两顿饭,当然他们也不用包钱;1位是花钱请的善人,基本能理解成风水先生和丧礼主办人的合体。在我们来这里的3个小时内,主家已经买好材,买好寿衣,请好善人,选好风水地和朝向——当然一切能这么快也和去世的人身份、去世情况比较特殊有关,他不用火化。

  8点半,上山队伍准备出发。最前面是打幡,也就是之前答礼的人中最大的侄子,是上山路的引路人。后面是材,和抬材的8位亲友。材旁边站着最小的侄子,大家称呼他为扶材,他必须一路跟随在已故的人身边,手放在材上,等于告诉材里的人,自己陪着他上路,路上不要害怕。材后面是哭丧的女性——上山的队伍中,只有这些女性允许一同前去,其他女性在家准备中饭或喝茶聊天。再往后是善人。最后是大队的送亲亲友和家人,清一色男性。家人其实带了不少东西,如鞭炮,热水,水杯,毛巾等。

  由于时间比较赶,听说棺材铺当时没有现成的材,只有一个最贵的样品,于是买的就是这台。据说贵在木料材质、完整度、密度、重量等各个方面。可想而知,目前这台,非常之重。路主要是田埂,所以每过一个陡坡,就需要休息几分钟,抽根烟。每一次材落地,必须有一挂鞭炮,而此时,打幡和扶材就会立好幡,然后对着8位抬材的人深磕三个头。8位亲友当然也会客气一下说不用了不用了,不过也只是客气下,规矩是不能破的,大家心知肚明。

  田埂窄人多,虽然不是很远,也用了一个小时才到善人选好的风水宝地。那里有他用树枝和棉线拉好的方向。一会儿8位抬材需要顺着这个方向挖坟。到地方材落地,打幡和扶材对着宝地磕三个头,哭丧的女性开始哭,鞭炮响起,其他人围观抽烟聊天打哈哈……

  8位抬材还有另一个任务,就是挖坟。待大家休息够,他们就按照棉线的方向开始挖坟。据说一个村子经常做这事的不超过10个人,所以应该是比较熟练的缘故,不消多久非常平整的一个坟坑就挖好了。他们还对边角做了细致的修正。规矩是大头高则高年龄晚辈早发财;小头高则低年龄晚辈早发财;高低平整是都发财的意思。有人开玩笑说,这是都不发财的意思。大家笑。

  家里一同送上山的人找来很多柴草放在坟坑里烧。等待烧尽的时间,大家依旧谈天说地的干等。烧完之后晚辈将灰烬挖出坟坑。老人家说,这叫炕坟,熏走坏东西,让房子暖和,走的人不怕也不冷;当然还有个现实的目的,是让周围的土尽量干燥,能最大程度的让材保存的更久一些。

  炕坟后是在坟坑里铺满纸(即黄表纸,本地就叫纸,单位为刀,常带单位一起说,烧一刀纸,多烧几刀纸这样),烧掉。算是给故人在天上存好钱等他去用了。当然,又是一个漫长等待的过程。

  一切结束,下材,就是众人合力将材按照善人要求的方向平整的落下。小头为坐向,大头为朝向,脊必须严格符合善人选好的方向。善人会用一些小仪器一副很专业的样子测量方向。这时候哭丧的姑娘们要开始哭了。不过这次她们被老人家们拦住了。让她们先回去。她们摘下孝布,在旁边点了一小堆草垛,在火上将孝布熏了熏,就先走了。这样处理孝布貌似是离开坟地的规矩。

  放稳材以后,众人开始盖土。在土完全覆盖材以后,又在上面铺了三层塑料皮,这不是什么规矩,只是防潮的方法而已。

  这时候善人带着打幡和几个男性准备离开,说是回去扫干。坟地这边的事情就是铺好土,立碑,磕头,放鞭炮,善人已经不用操心了。

  回到家后,善人开始写符,用某种树叶,准备好一碗水和一些米粒、瓦砾。家中男性将符贴在所有的门窗口,每个门窗只能一张。全部贴好后,善人像观音那样拿着树叶点水开始泼在家里各个角落。后面跟一个男丁,撒米粒和瓦砾,后面跟着是刚才哭丧的人中比较年轻一些的女性,用扫把扫干净这些米粒和瓦砾。整个屋子走完一遍以后,善人回到堂屋上檐(客厅尊位)开始对着点好的香念念有词,打幡这个时候在他后面跪下深俯不动。不过一会儿就结束了。事后听说扫干的意思就是把家里不干净的东西扫净,让已去的人干净安心上路。

  这时候,上山的人都回来了。家里人去门口放鞭炮示意扫干已经结束。众人来到堂屋准备吃中饭。而打幡比较悲惨,在门口跪好等所有人全部进屋后,才可起身。

  后面就是大家酒桌上吹牛拼酒的事情了。

  至此,老家土葬的过程算是告一段落。

  傍晚,家里人要去稳火,其实就是去再烧点纸,放鞭炮,磕个头。当天的土葬过程就算全部结束。后面三天,头七,那都是他话了。

  记下老家土葬的整个过程,是因为觉得如果到明年这个时候,我一定记不得这些细节。

  这些个传统的东西,在古老的东方国度正在一步步丢失,并不是说它好到值得传承,比如强烈的男权主义,各种烧污染环境,这些都是弊端。但弊端并不是泯灭这些传统的理由。很多名词已经只有老一辈甚至两辈的人才知道,这不是一个正常的社会对待历史传承的态度。希望传统会被记载、发掘、传阅,让后人看到文明古国每一步坚实的脚印。

上一篇:致敬,最美殡葬人-祖孙三代“殡葬人”
下一篇:丧葬文化如何改进和传承?
相关推荐:
  • 2020-06-07·古老青岛的丧葬风俗
  • 2020-05-13·农村有些人不愿意到火葬场火化的原因分析?
  • 2020-05-08·浅谈合肥丧葬风俗
  •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CP/IP地址/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中网可信网站权威数据库 诚信网站数据库查询系统 安全联盟信誉档案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