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进入文明社会,随着行业的形成与发展,于是有了“行业语言”,即在一个行业中独有的语言方式,如殡葬语言在漫长的治丧实践中,任何民族都会形成一套自己独特的带有某种封闭的殡葬语言系统,在中国尤其如此,殡葬语言之发达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当然,并非说殡葬行业不使用本社会通行的语言系统,而是说在本社会通行的语言系统之上,还有自己的一套表达方式,它运用于殡葬服务过程中,受体是殡葬服务的对象(包括死者与家属、来宾等)。
殡葬语言的特殊性与自己的行业性质——“服务于死亡”——相联系,由于人们忌讳死亡事件,厌恶尸体,力图回避而又无法回避这一最不能接受的“坏事”,并且由于一些其他的社会性原因,于是创造了殡葬语言系统。
殡葬语言的产生,大约源于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源于原始人对鬼魂恐惧。人们相信,人去世后,其灵魂会化着鬼魂,会随时干预生者的生活,原始人不再提死者的名字,否则,死者的鬼魂“听到后”会跑出来给呼唤者找麻烦。于是人们创造一些替代语言以避免提到死者的名字,或如文明时代提到死者的名字时,在名字前上“讳”前缀,以示敬重或避免触怒死者的神灵,如灵位牌上写“刘公讳三立之灵位”之类。
其二,人们厌弃死亡、厌恶僵硬而冰凉的尸体和悲哀的丧事场面,于是发明出一套隐喻死亡及其物品的称谓,如寿终正寝、白喜事、寿器(棺材)、寿具(棺材)、阴宅、千年屋等,以免给生者带来不快,这源于人们对尘世生活的热爱。其三,进入文明社会,由于纪念、歌颂、尊崇死者和激励生者等社会性需要,经国家之手进行推导,以尊崇社会等级,怀念死者的社会功绩,殡葬语言也愈益丰富起来,如对死亡的称谓、谥号、避讳、祭文、哀乐、殡葬文书等等,其中充满了价值观上的褒贬之词,如“懿范长存”、“忠义千秋”、“青史留名”之类。自然,殡葬语言离它的原始出发点就越来越远了。社第会性需求中,还包括一些安慰家属的语言,如“节哀顺变”之章类。从起源上看,殡葬语言大约是一些替代性语言、阿谀性语殡葬语言、歌颂激励安慰性语言,属于死亡事件中,人们处理生者与死语者、生者与生者之间关系的一类语言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有数千年的积淀,殡葬语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仅从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看,其形式就有死亡称谓、谥号、避讳、庙号、碑文、铭文、墓志铭、讣告、挽联、祭文、哀多乐、禁忌语、殡葬服务操作语等。还有一些语言虽非专用的殡葬语言,但殡葬行业经常要使用,如家属关系称谓。
中国传统的殡葬语言几乎都具有“礼仪”的意义,如“崩”、“驾崩”指皇帝一类国丧,“考妣”指亡故的父母,尊卑贵贱的等级礼仪意义就出来了。但是,本章侧重于殡葬礼仪语言,一是中国传统的殡葬语言,二是现代使用的殡葬语言,包括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传统的殡葬语言一部分今天仍在使用,一部分现在不用了,或用得非常少,成了一种所谓“死语言”或“文献语言”,但作为一位高层次的殡葬策划人员或礼仪人员应当懂得这些语言,因为它们所包含的殡葬文化是我们现在的殡葬操作的理论源头,因而对于我们从理论上理解殡葬语言的起源以及现代的殡葬语言的意义无疑会有极大的帮助。如果我们仅只是会操作某些仪式,而没有一定的殡葬文化的理论修养,那么充其量只能是一位熟练的“操作匠”而已,上不了档次,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比如,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一些殡葬礼仪操作者,知道如何做,但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所谓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就是如此。
一场殡葬礼仪的策划和主持是否专业与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殡葬语言的恰当运用。
此外,语速和语调属于殡葬语言的运用范畴,与殡葬礼仪有着极大的关系,我们在训练和实际操作中应当予以关注。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参照电视、广播的播音予以把握。